九游娱乐提供安全,免费的手游软件下载!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突破,形成了基础夯实、技术跃升、应用广泛、生态初成的良好态势。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围绕互联网发展前沿趋势、智能体市场前景、互联网安全保障等议题开展热议。
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表示,当前互联网已进入由人工智能增速驱动的时代。
CNNIC和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中国网民中2.49亿人使用生成式AI产品,占网民总数的17.7%;2025年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崛起,我国使用AI产品的网民上升到5.7亿人,占网民总数超40%,半年时间翻了一倍。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在2025年年初达到10万亿,同比2024年年初增长百倍。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和行业生态是影响产业未来的重要因素。
7月25日,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式上发表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5月,我国5G应用案例数达13.8万个,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全光网”建设有序推进,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980万个,较上年末净增160万个。
赵志国表示:“当前,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构建,推动网络、算力资源面向AI需求精准匹配、弹性供给,智算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与通用算力、超算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为大模型训练、推理应用提供多层次算力保障。”
核心技术突破方面,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大模型技术跨越发展,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融合演进,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深度学习框架、智能芯片等基础软硬件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专业大模型和小模型双线驱动,赋能多行业发展。“产学研用金”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产业园等作用凸显,为创新主体提供研发、转化、孵化等全周期支持。
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重要载体和热点方向,已成为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伴随“人工智能+”行动的纵深发展,智能体技术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行业普遍认同,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创新应用元年”。
“如果智能体是一辆整车,那大模型就是发动机,没有发动机车辆跑不起来,但是只谈论发动机也没有意义,人们最终需要的是车。”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体恰恰是大模型进化出来的一个新阶段,和大模型并不矛盾。大模型扮演‘大脑’的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和‘手脚’的角色,真正将人工智能从‘聊天搭子’变成‘数字伙伴’。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创建自己的智能体,让人类变成背后有几十个智能体支持的超级个体。”
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智能体技术进展和应用成果。中国移动结合具体场景,展示了AI+矿山、“灵霄”低空试验网等具体应用案例。讲解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灵犀”数智员工已应用于政务、医疗等9大行业,覆盖财务、人力等14个领域,服务500余家客户,总计6万余名数智员工上岗,等效劳动产出超300万人/天,为数字政府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郝立谦表示,中国联通面向政务领域打造政务大模型和“热线智服”“民意智办”等六大智能体,累计服务了北京、重庆等10多个省市级的政务热线智能化升级。
但同时,智能体的应用落地仍在探索阶段,商业模式仍需验证。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表示,尽管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需注意到我国智能体的商业化应用和大规模部署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应用生态亟须完善、伦理法律有待考量,亟须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邬贺铨指出,智能体虽然已经在2C和2B的场景中起到提质、生智、增效作用,但目前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还有待创新。
陈家春呼吁,在行业中搭建起技术开源、标准互通的产业协同生态;打造以应用场景为驱动的需求对接平台;凝聚以人为本、可信可控的智能体发展理念,坚持智能体向善、可用、可信、可控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网络安全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会上,奇安信副总裁韩永刚提及了保障智能体安全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智能体数据越权事件,攻击者通过在邮件中添加指令,使智能体在阅读邮件中被感染,进而越权访问并外传数据。在不同环境中游走的智能体如果不能保障安全问题,未来会产生更严重的威胁。
“现在黑客可以将黑客的经验与能力训练进大模型,进而打造‘智能体黑客’。”周鸿祎表示,“未来一名人类黑客可能操纵数十甚至上百个智能体黑客发起攻击,传统人与人的攻防对抗将演变为人与机器的对抗,进一步加剧网络攻防的不对称性。”
在安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是安全运营,而非堆砌安全设备。他表示,360基于“安全即服务”理念构建了360安全云,将安全能力全面平台化、服务化,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能力输出,推动安全产业从“买设备、买盒子”向“买服务”转型。针对安全领域专业人才稀缺问题,360还提供安全专家智能体,提升安全运营的事件分析和实时响应能力,弥补人才缺口。
应对AI时代的新型安全挑战,周鸿祎提出“以模制模”的思路:“用大模型来对付大模型,推出大模型卫士解决大模型遭受攻击、隐私泄露、内容出错等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网上路演
相关资讯
热门攻略
热门资讯